【概念】
泉州话:泉州腔的闽南话。通行范围包括:泉州市区、南安、惠安、永春、德化、安溪、晋江、石狮等县市,内部有微小差异。
罗马字/白话字:闽南语的拼音文字,用罗马字母书写,又称"
白话字",代号"
POJ"。清代,由西洋传教士根据厦门话发明的一种书写闽南话口语(白话)的拼音文字。POJ至今已逾150年的历史,曾流通于闽南厦漳泉、台湾及南洋等通行闽南语的地方。
【出版的目的】
让新新泉州人,懂得泉州话罗马字,可以阅读母语,可以书写母语。
【泉州话罗马字(POJ)拼字案】
〈一〉基本母音
A (a)/[a] /阿
B (b)/ [b] /未
CH (ch)/ [ts] /之
CHH (chh)/ [tsʰ]/ 癡
E (e)/ [e]/
西G (g)/ [g]/ 疑
H (h)/ [h]/ 希
I (i)/ [i]/ 衣
J (j)/ [dz]/ 兒
K (k)/ [k]/ 基
KH (kh)/ [kʰ]/ 欺
L (l)/ [l]/ 離
M (m)/ [m]/ 姆
N (n)/ [n]/尼
NG (ng)/ [ŋ]/ 硬
O (o)/ [o]/ 窩
O· (o·)/ [ɔ]/ 烏
P (p)/ [p]/ 卑
PH (ph)/ [pʰ]/ 披
S (s)/ [s]/ 詩
T (t)/ [t]/ 知
TH (th)/ [tʰ]/ 恥
U (u)/ [u]/ 污
【注解】
①. 闽南语白话字的字母,如上表所示,共有23个字母,其中泉州话只用到22个,另有一个“J (j)”主要用于漳州话。在泉州23个字母当中,有5个(ch、kh、ng、ph、th)是雙字母,1个(chh)是三字母,其余17个都是單字母。
②. 字母 m、ng,也当聲母用,也当韻母用。
③. 圆括号( ) 裡是小寫字母;中括号[ ]裡是國際音標。
④. 加下划线的汉字,比如“西”,表示只取其韵母。以下同。
〈二〉声母
部位↓:方法→
清塞音
鼻音
濁塞音
邊音
擦音
不送氣
送氣
唇音
p→[p] (卑)
ph→[pʰ](披)
m→[m] (棉)
b→[b] (未)
舌尖中音
t→[t] (知)
th→[tʰ] (恥)
n→[n] (尼)
l→[l] (離)
舌尖前音
ch→[ts] (之)
chh→[tsʰ] (癡)
j→[dz] (而)
s→[s] (詩)
舌根音
k→[k] (基)
kh→[kʰ] (欺)
ng→[ŋ] (硬)
g→[g] (疑)
喉音
h→[h] (希)
【注解】
上表中,声母“j→[dz] (而)”,现仅存在于漳州话,而泉州话基本用不到。
〈三〉韻母
1、基本母音(元音)
白話字(POJ)ao·eoiu國際音標(IPA)[a][ɔ][e][ɤ][e][o][ə][i][u][ɯ]例字(漢字)阿烏
西鍋鍋
(晋江话)窩窩
(晋江话)依污
猪
2、雙母音
白話字(POJ)aiauoaoeuiioiu国际音标(IPA)[ai][au][ua][ue][ɯe][ui][io][ɤu][iu]例字(汉字)哀欧娃话
鸡(老泉音)威腰
沟(文读音)优
3、三母音
白話字(POJ)iauoai国际音标(IPA)[iau][uai]例字(汉字)妖歪
4、帶鼻音韻母
4-1、鼻音尾韻
白話字(POJ)anamangonginimengianiamiangiongunoanoangmng国际音标(IPA)[an][am][aŋ][ɔŋ][in][im][ɤm][iŋ][ɤŋ][ien][iam][iaŋ][iɔŋ][un][uan][uaŋ][m][ŋ]例字(汉字)安暗红汪因音
森英
生渊阉央拥温弯
风姆秧
【注解】
“央”,一般读为iong,不过,成语“央三托四”,读为"iang"。
4-2、鼻化韻
白話字(POJ)aⁿo·ⁿiⁿaiⁿauⁿiaⁿiuⁿoaⁿuiⁿiauⁿoaiⁿ国际音标(IPA)[ã][ɔ̃][ ĩ ][ãi][ãu][iã][iũ][uã][ũi][iãu][uãi]例字(汉字)馅恶婴
哼嗷赢羊鞍闲喵囗
【注解】
"囗",表示没有适合的汉字可以书写,多是一些拟声字,以及表示动作行为、倾向的字词。下同。
5、入聲韻
5-1、韻尾帶[t]/[p]/[k]的輔音入聲韻
白話字(POJ)atapakokitipekutiapiakiokiatoat国际音标(IPA)[at][ap][ak][ɔk][it][ip][ɤp][ik][ɤk][ut][iap][iak][iɔk][iat][uat]例字(汉字)遏压握屋乙挹
戢(老泉音)亿
刻(老泉音)熨叶益育谒越
5-2、普通喉塞音
白話字(POJ)aho·hehohihuhaihauhiahiohiuhoahoehuihiauhoaih国际音标(IPA)[aʔ][ɔʔ][ɤʔ][eʔ][eʔ][oʔ][iʔ][uʔ][aiʔ][auʔ][iaʔ][ioʔ][iuʔ][uaʔ][ueʔ][uiʔ][iauʔ][uaiʔ]例字(汉字)鸭
膜月客月(晋江话)学
鳖嗍囗
雹页药
匊活狭
血囗囗
5-3、促音鼻化韵
白話字(POJ)ahⁿo·hⁿihⁿauhⁿiahⁿiauhⁿ国际音标(IPA)[ãʔ][ɔ̃ʔ][ ĩʔ ][ãuʔ][iãʔ][iãuʔ]例字(汉字)
趿囗囗
泶囗囗
5-4、促音鼻尾韵
白話字(POJ)mhngh国际音标(IPA)[mʔ][ŋʔ]例字(汉字)
默物
〈四〉声调
1、说明:一般地说,今天的泉州话,有七个调,即:阴平、阴上、去声("阴去"与"阳去"同调)阴入、阳平、阳上、阳入。不过,由于"阴平"与"阳上"的调型相同、调值极度接近,所以,年轻人已把"阴平"和"阳上"相混,变成六调。如,蜘 = 痔、诗 = 是、刀 = 道、飞 = 倍、交 = 厚、龟 = 舅、京 = 件、冬 = 动 等等。辖区内的晋江、石狮的"阳上",有的归"阴平",有的归"去声";惠安、南安的"阳上",大多归"去声",最终"阳上"势必消失(语出:
《福建省情资料新闻系统》)。调类与代号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调类阴平阴上去声阴入阳平阳上阳入
代号12阴去3;阳去74568
2、罗马字(POJ)的声调标记法
闽南语罗马字(POJ)标调的规则,适用于"厦门腔、漳州腔、泉州腔、同安腔、台湾腔"等各个点,有一套统一的规则。每一个调类,都有一个具体的声调符号。对于泉州话来说,标调时,采取:(1)须将"去声"拆分成"阴去"(代号"3")和"阳去"(代号"7")两个调类;(2)将"阳上"(代号"6")视为"阳去"(代号"7"),然后进行标调。如下表:
调类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上、阳去阳入
代号123456 和 78
标调不标调ˊˋ不标调ˆˉˈ
标调举例:
- 数字标调法: 东(tong1)、党(tong2)、栋(tong3)、督(tok4)、同(tong5)、动(tong6)、洞(tong7)、独(tok8)
- 带调符标调法: 东(tong)、党(tóng)、栋(tòng)、督(tok)、同(tông)、动(tōng)/洞(tōng)、独(to̍k)
3、区分调类的窍门
对于泉州人来说,一般都能够清楚识别"阴上"、"阴入"、"阳平"、"阳入"这四个调。比较难的有两点。第一,如何分清"阴平"和"阳上"?第二,如何从"去声"当中分别出"阴去"和"阳去"?以下介绍两条途径。
3-1. 途径一:最适用、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利用泉州话的"連续变调规则"进行判断。如果你对泉州话的"連续变调规则"还算熟悉的话(你的母语知识一定不差!),那就好好的利用吧:
那些本調相同的字可以用"變調"區分。泉州話的語流中仍然能夠區分八種聲調,記得大致是這樣(前為本調後為變調):陰平33-33、陰上55-24、陰去 31-55、陰入5-5、陽平24-11、陽上33(本调22)-11、陽去31-11、陽入23-1,陽調類的字變調都很像。遇到單字調無法區分時讓他們隨便造個詞唸唸看,像:洞房(tong31-11 pong24)、棟樑(tong31-55 liong24);甚至疊字也可以,如:冬冬(tong33-33 tong33)、動動(tong33-11 tong33)。(多谢cancer提供)
3-2. 途径二:
3-2-1. 问题一,如何区分"阴平"和"阳上"。有个很好用的办法,且不容易出错,可谓屡试不爽也。就是要借鑒一下它们各自在普通话中的声调,如此便可分别清楚。比如说,当你分不清"冬"和"动",到底谁是阴平,谁是阳上。这时,就拿普通话来帮忙。"冬",普通话的读音是第一声;而"动",在普通话的读音是第四声,所以两个声调是不一样的。前者在普通话里读第一声,就是阴平,而后者在普通话中是第四声,就是阳上。这几乎是一条铁的定律,请泉州朋友切记切记。
3-2-2. 问题二,如何分辨"阴去"、"阳去"。(比如说,如何分辨"栋"和"洞"的声调),这对咱们泉州人来说,的确是有点难度了,无法像第一个问题一样借助普通话了,因为普通话也和泉州话一样不能区分"阴去"、"阳去"了。虽然漳州、厦门、同安、台湾话都能区分,不过,泉州人似乎比较有个性,哪能去学漳州、厦门、台湾话呢?哼,打死也不学!当然,即便不学漳州话或厦门话,也仍然可以通过其它办法来达到目的。不过,这需要用点功了。俗话说“解铃还须系列铃人”,闽南语的八个调类,平上去入各分阴阳,这是来源于中古汉语对汉字声调的区分。中古音,归纳起来,就有两大类,即"阴调类"以及"阳调类"。阴调类,也就是"清音";阳调类,也就是"浊音"。所有的汉字,都是按"清音、浊音"去归类,不是"清"就是"浊"。在中古音里,汉字的清浊情况,可以根据它的声母来判断。古代的声母,不像现在以罗马字命名,而是以"汉字"来命名,比如"帮母、滂母、並母、明母"等等。中古所有的声母,均被罗列在以下这张表格里面。具体可分二步走。
- 第一步,大家先把下表里头,哪些声母属于的"清音"(含"次清"、"全清"),哪此属于"浊音"(含"次浊"、"全浊"),牢牢地记住。
三十六字母
發音部位 全清 次清 全濁 次濁 今名古名雙唇塞音唇音重唇音幫
[p]滂
[pʰ]並
[b]明
[m]唇齒音輕唇音非
[f]敷
[fʰ]奉
[v]微
[ɱ]齦塞音舌音舌頭音端
[t]透
[tʰ]定
[d]泥
[n]卷舌塞音舌上音知
[ʈ]徹
[ʈʰ]澄
[ɖ]娘
[ɳ]齒擦音齒音齒頭音精
[ts]清
[tsʰ]從
[dz] 心
[s] 邪
[z] 齦顎擦音正齒音照
[ʨ]
j穿
[ʨʰ]
q床
[ʥ] 審
[ɕ] 禪
[ʑ] 軟齶塞音牙音見
[k]溪
[kʰ]群
[g]疑
[ŋ]聲門塞音喉音影
ʔ
軟齶擦音曉
[x] 匣
[ɣ]
硬顎半母音 喻
[j]齦邊音半舌音 來
[l]齦顎鼻音半齒音 日
[ȵʑ]
- 第二步,如何知道一个汉字,是属于中古音的哪个声母呢?别慌,有资料可以查。这里提供一个在线查询中古音的工具。只要将要查的汉字输在方格里,点击"查询",系统就会自动查询了。演示一下。比如,查询"栋"字,结果是:端母(声母)、青韵(韵母),去声(声调)。查完了,接下来就是判断声调。
我们来简音地分析一下——由"端母",得到 声母" t ";由"東韵"得到韵母"ong";由"去声"推测可能是阴去或阳去。接着,请对照刚才那张表格(《三十六字母表》),发现"端(母)"归在清音,而清音是属于阴调类,所以,是阴去而非阳去。于是这个查询的结果就出来了,是阴去的" tong3 ",标调为: tòng。
同樣,再查"洞"字,共2条,即该字有两个读音。其中第2条,結果為:定母(声母)、東韵(韵母),去声(声调)。分析——由"定母",得到 声母" t ";由"青韵"得到韵母"ong";由"去声"推测可能是阴去或阳去。同样对照《三十六字母表》),"定(母)"属于浊音,而浊音是属于阳调类,所以,是阳去而非阴去。于是这个查询的结果也出来了,是阳去的" tong7 ",标调为: tōng。
温馨提示:学习和查询中古音,是有点繁琐(虽然这只能算是相当敷浅的了),不过,熟能生巧啦。
最后,不知道亲爱的泉州朋友,你学会"闽南语罗马字“了没?如果还没有的话,别急,两个月后你自然就会了(我以过来人的身份做担保)。在此,也给大家鼓鼓劲,会写闽南话的罗马字,真的很好玩,起碼你以后就可以看得懂网上那些从来都没有看懂过的闽南文,多会一文字符号(把POJ当做闽南语拼音也不错啊),真的很惬意,何况是我们的父母话、祖宗言呢。如果,你不仅会看,而且已经会写了,那你真的太棒了。加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