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9月08日

閒閒bóng練牙:河洛?抑是福佬?

今仔早起,佇MSN頂頭拄著一位先生。初見面,好玄好玄,choăⁿ-á 佮伊開講起來。Beh講,進前應該是對方先招我chhām伊連線做「線友」啲。當然,有儂主動beh佮咱做朋友,咱定著噯真心去交陪。所以,早起見面登陸 niā,我著隨主動「趖過去」佮伊相借問。就安呢,沓沓仔(ta̍uh-ta̍uh-á)講(káng)起來。一開始,我著隨感覺對方若像是台灣儂;一下問,對對有影。安呢,我歸氣choăⁿ-á hām伊講父母話,一直遘kah落線bye-bye...

即位台灣啲朋友SLS(歹勢講出伊啲名號,先用羅馬字母做代號),一見面就問我「河洛」(Holo)即詞福建漳泉所在敢有儂安呢講。我應講「無」,了後,伊佫問我中國啲Hakka(客家儂 / 客儂)安怎稱呼福建漳泉儂?聽伊安呢問,我家己著咧ioh講,伊穩當是想beh問我有關「河洛」、「福佬」啲代誌……

講正經啲,「河洛?福佬?」即个問題,我進前拄好有聽儂講淡薄,家己嘛有略仔掀過冊,嘛有佇網頂查過一寡資料。我著hām伊講起我所瞭解啲一寡看法——

Tòa佇中國福建西部、西北部啲客儂,往過若講起「講閩南語啲儂」,透底kā咱叫做「Holo」(這只是客語啲譯音,無法度確定是holo、hohlo、抑是holoh……)。台灣研究閩南語啲老仙覺吳守禮先生,佇論文內底有講著伊捌查閱一大bu啲福建方誌(抑是史誌?),攏無看著佮「河洛」、「福佬」有治代啲記載(這佮閩南地區chêng-tàu-taⁿ攏無「河洛/福佬」即款講法 對會和)。守禮仙佫講,台灣儂即陣所講啲「Holo」,上早真可能是按客話hia 那péng那來啲。伊講,一開始,客儂是keng-thé福建儂「福佬」,客話讀做「Hok lo」,意思是「福建佬」、「福建鬼」。這佇客話內底,算thóe-that儂啲歹話。後來,台灣啲福建儂(漳泉儂)大概是互儂罵了慣勢,不但 bōe記得 「福佬」是一句歹話,顛倒soah sa來稱呼家己,siâng時呼音嘛有起變化(客話Hok lo → 漳泉語Holo)。安呢無打緊啊,遘kah路尾,soah 連有啲客儂嘛反倒轉tòe福建儂講:Holo, holo......



SLS聽我安呢講,雖然伊無當面表示反對,不而過,我ioh伊應該無同意即款啲解說(kái-soeh)。我感覺SLS基本上咬定這「Holo」著是「河洛」(拄開始啲時,伊著是問即个)。伊一再拜託我噯去做調查,看中國啲客儂咧稱呼漳泉儂啲時,是「福佬」抑是「河洛」。伊講上好是調查客儂實際啲語音。安呢就會知到底是「魚」抑是「蝦」;是「珍珠」抑是hit-lō「鳥鼠仔屎」。當時,我嘛認為即个撇步誠好,著隨應允,講有機會我會去調查清楚。路尾,SLS有講起伊認定是「河洛」啲理由,伊講——



伊咔相信客儂講啲是「河洛」,呣是「福佬」。客儂一貫認為家己是ùi中原地區遷落來啲,siâng時又佫承認福建儂 oân仔 是 ùi 河南即角勢搬來啲。所以,客儂透底將福建儂叫做「河洛」。



其實,SLS搬出chiah-ê道理,我嘛呣是頭一擺聽著。我會記得 進前咧看《廈門方言》(《廈門文化叢書系列》,鷺江出版社)啲時,著捌看著共款啲講法。是講,親像即款「河洛本位論」到底是有影抑無影,現時我猶原 無法度 做定論。不而過,設使中國客家儂講啲呣是「河洛」即詞,安呢,伊 hit个 理由 著講bōe通囉。



講遘「河洛」即詞,老仙覺吳守禮先生oân-á有無共款啲看法,嘛是我咔beh相信,或者講佮我個人看法咔接近啲(只是咔接近niā,無完全siâng款)。做夥來看māi ——




守禮仙啲講,「河洛」即个講法是歷來台灣官方(國民黨政府)佮少數文人學者硬造出來啲。伊講,「Holo」即个音,佮「河洛」即兩个漢字啲呼音相親像(總是嘛無完全siâng音)。因為安呢,有啲文化儂著主張kā「Holo」寫做「河洛」。講「河洛」即兩字,不但 字面啲 比「福佬」加咔雅氣,佫會當暗示「台灣儂攏是ùi中原河洛地區遷來啲」,是正港啲「中原貴族」。守禮仙佫講遘,國民黨走來台灣了後,獨尊華語,看台灣儂啲母語真無目地,一再強調台灣土話只不過是「方言」,是無水準、無路駛啲閩南話。這以外,國民政府又佫沿用進前台灣人士提出「河洛話」啲講法,暗示政府 原在 有同意閩南話是按古早時代啲河洛地區傳來啲,根在中原,是漢族話,呣是外族語言。



總是,對著「Holo」即个名詞,目前只kan-na有伊啲讀音佇咧,進前也攏無文字記載留落來。無siâng學者所作稽考佮解說(kái-soeh)嘛無siâng。Taⁿ,除去頭拄仔講啲「福佬」、「河洛」以外,佫捌看著「鶴佬」、「學佬」……等等 龜挪鼈趖 啲寫法。到底叨一種chiah tio̍h,khiàm-chhái噯佫進一步啲稽考佮比較。


同じカテゴリー(文化民俗)の記事
中秋博饼   厦门风俗
中秋博饼 厦门风俗(2005-08-13 09:57)


Posted by limkianhui at 21:01 │文化民俗
この記事へのコメント
叫閩南人的是hok不是fuk,雖然「福」的客家話的確是fuk,但台灣的客家話叫閩南人為hok5-lo51-ngin11,hok是陽入,lo是上聲,怎麼可能會是「河洛」。這個詞台灣的客家新聞都有把hok的入聲尾唸出來。另一個客語詞hok-lo-ma(學佬嬤,用「學佬」只是暫借同音字))是「情婦」的意思,也不是很好聽。

到這裡輸入「福佬」查詢客家話,有幾個詞意思滿負面的:
http://dictionary.ihakka.net/cgi-bin/kaga_flash/ftpage.cgi?user=

閩南語的hoh8-lo2,有人寫ho7-lo2,這個詞極可能就是來自客語,所以前字記為陽入喉塞音比較適當。
Posted by cancer at 2005年09月09日 00:07
客家啲講法,我真正拍死也呣知。感謝汝鬭相报。即陣隨來改改、chhiâu-chhiâu咧。
Posted by limkianhui at 2005年09月09日 00:38
Lîm 兄,你若 beh 調查 sūn-sòa 去問梅州 ê 腔口,也 to̍h 是中央台對外廣播 ê 代表腔。我所知影--ê ,「高好老到報...」 chiah-ê 字梅州讀「 au 」韻,對照著台灣四縣客話 ê 「 o 」韻。若準梅州嘛有「學佬」 chit 款講法,可能愛讀做「 hok-lau 」 ê 款,我略仔會記得 khah 早佇客家人論壇看著儂 leh 講, ah 若 án-ne to̍h 擱 khah 無 sêng 「河洛」--lo·.
Posted by cancer at 2005年09月09日 10:45
嘛好啦,若準有去調查,無chiah順sòa來去探聽一下。
是講,若照我個人ê看法,我是感覺講,應該to̍h是「福佬」。
Posted by limkianhui at 2005年09月09日 13:56
洪惟仁家己著有講過, 應該本字是"貉獠"..
Posted by 南蠻人 at 2005年09月10日 21:24
洪惟仁先生ê文章,我kán-ná嘛有看過。是講,我咔無信洪先ê講法。汝kā看,這「貉獠」,敢呣是hit款「精牲、野獸」?佫再講,哪有hit-lō用「精牲仔名」來咧稱呼家己ê?汝講是呣是安呢?
Posted by limkianhui at 2005年09月10日 22:10
洪惟仁家己著有講過, 應該本字是"貉獠".. 洪是 政治考量 者卜 切斷河洛牽連 殷攏足驚若講 河洛 道會合 互旦兮 胡語中國人 牽未息

本人置 洛山機兮 時亦 合 鄭良光 探討過 茲也兮 同志 攏患著 政治恐蠻韃中華難民國侵害引發誤導河洛=蠻韃中國症
Posted by SINGLIMA勝霖也 at 2005年09月23日 15:17
下面的文篇通參考看māi ——

潮汕先民源流考述(转载)

(黄赞发,汕头大学党委书记〕
......
......
八、潮人主干--"福老"

在外地,如广州地区,人们常把潮汕话讹称为"学老"话。说是潮语难学,要学到老。其实,应是"福老"话。因为广州话"福"、"学"谐音,而潮语也确较为难学,所以以讹传讹,将"福老"说成"学老"。"福老"一词是用来指称由闽徙潮的中原汉族后裔,以别于潮汕土著。后来,潮汕一带的少数民族渐被汉化," 福老"就逐渐被用作潮人的泛称,或者说,用作讲潮汕话的人的泛称。因此,那些住在潮、梅地区交界处,既说潮汕话,又说客家话的人就称为"半福老"。
潮汕"福老"人,大多是因战乱或灾荒,从中原地区逃难南来,在福建定居之后,又辗转迁入潮汕的。翻开潮属各家的族谱,先世由闽入潮的比比皆是。如潮汕前七贤之一的王大宝,其先世就是唐未五代初,史称"俭约好礼"的闽王王审知。王审知的玄孙王坦由泉州迁漳浦,再迁饶平,最后定居于海阳(今潮安)。今汕头市升平区?浦翁氏(按:不是翁万达一系)的远祖,在元初编撰的《浦翁氏族谱》上,一直追述至赐姓为翁的周昭王之子,这虽亘古难证,但所载第34代即已入闽,为唐代官至朝散大夫的翁轩;唐末翁轩的玄孙翁承赞做了闽王王审知的相;翁承赞之孙翁俊、翁杰,"来留于潮,俊居尖山,杰居浦",这些已不是荒渺之词。潮属各地黄氏多认峭山为始祖。峭山也"世居福建邵武",宋初任江夏太守,至英宗时迁平章阁,侍制直学士,兼刑部尚书。明代的潮籍学者薛中离(名侃),其先祖薛兰,也是"闽之廉村人",宋淳熙末年,"始迁于潮","卜居凤陇(今潮安薛陇)"。其他如海阳(潮安)著姓林氏,迁自泉州;海阳(潮安)秋溪陈氏,迁自晋江;澄海西门蔡氏,迁自兴化;澄海富沙和揭阳渔湖林氏,迁自福州;潮阳萧氏,迁自龙溪等等,均可为证。
"福老"人迁自莆田的尤多,比如潮阳黄氏、魏氏、惠来郑氏、方氏,海阳(潮安)丘氏等等,无不迁自莆田。《翁尚书墓志铭》载,翁万达之"先世居闽之莆田,有名雄者,徙潮?江里之举登村",传至翁万达已是第七代。可见这位明代兵部尚书的祖籍也应是福建莆田,潮州仙都林氏的族谱上也明载着明代状元林大钦的先世同样迁自福建莆田。此外,唐宋潮州八贤的卢侗、张夔、刘允等,先世都是迁自莆田。力扶南明残局,最后献出了自己生命的郭之奇,其先世也是莆田人。清康熙年间的翰林佘志贞,其先世同样由莆田迁潮,创立月浦、渔州等村。开始"福老"人还有新族和旧族之分。旧族指迁自莆田者,新族指迁自漳、泉者,后来才逐渐混为一体,难以辨别。
在福建定居之后再辗转入潮的中原汉人,追溯渊源,主要是来自河南一带。在时间上可算始于晋朝永嘉年间(公元307-313年)的八王之乱。唐林《闽中记》就有"永嘉末,中原丧乱,士大夫多避难入闽"。今福州又称晋安,泉州又称晋江,都由晋时南迁而得名。此后,隋、唐、南宋末年,也都有不少或以迁谪、仕宦占籍,或因避战乱逃荒而源源南来的中原士民。如薛侃的先世人闽之前为河南光州固始县人。唐玄宗年间,薛播任泉州刺史,后任晋江刺史而落籍福建。王大宝的先世闽王王审知,也是固始县人。唐末黄巢起义后,屠人王绪攻陷光州,王审邮、王审知兄弟随长兄王潮(固始县佐)几经转战而入闽。同时由固始入闽的还有潮汕望族庄氏的入闽始祖庄森。又如宋末丞相郑清芝,世居莆田,其先也为固始人。因其侄郑虎臣在漳州杀死奸相贾似道,皇上命郑清芝到闽南查案。郑虎臣自杀,四个儿子南逃避难。大子居饶平坂上村,二子居澄海程洋岗,三子居潮安里洋,四子居揭阳焦塘。郑清芝未能回朝复命,也随大侄孙隐居于坂上村。潮汕著姓陈氏,皆标榜为"颍川旧家",说明也迁自河南。颍川始祖为东汉太邱长陈实,入潮始祖为宋末琼州太守陈懋基。元、明、清三代,南下的中原汉人为数更多。他们当中的部份人在福建或居数世,或短暂驻足,然后南迁徙居潮汕各地,并沿海岸线至海丰、惠阳、东莞,甚至直达雷州、海口。儋县天后宫,清初为福建会馆,可见"福老"人徙居海南岛,远在明代以前。
当然,秦、汉时中原士民已经开始迁住潮汕。除前述秦时的史禄屯戌士兵外,见于史籍记载的还有汉时的余善攻越士兵。据史载,汉武帝元鼎五年,余善从闽南以8000兵士随楼船将军击吕嘉,兵至揭阳,以"海风波"为理由而屯住揭阳。这是中原汉人经由福建从海路入潮的最早记载。其可信程度,也还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或曰,余善所率士兵,只能说是基本汉化了的闽越人。但这支军队屯住潮汕而成潮民,应是可信的。不过,真正大量入主潮汕的中原旧族,还是此后由闽辗转入潮的"福老"人。从隋唐开始,"福老"人就越来越成为潮汕人的主干。
九、"河老"考异

除"福老"外,潮汕汉族先民另一主干是"河老"人。
何谓"河老"?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漳
人与虞、汀、潮、循接壤杂处","常称城邑人为河老,谓自河南迁来,畏之。繇陈元光将卒始也"。这就是说"河老"人是直接由河南入潮定居的"中州之民 ",始自唐初到潮、泉一带平"蛮僚"之乱的陈政,陈元光父子及其所带将卒。50年代出版的潮汕《新字典》、香港广泰书局印行的《潮汕新字典》都取顾炎武的说法来注释"河老"(见"福老"条)。
饶宗颐先生在40年代主编《潮州志》的时候,对"河老"人进行过一番考证,并提出了异议。他认为,"河老"的确是指直接(即不经由福建)来自中原一带的士民,也的确是始自陈政、陈元光父子及其将卒之入潮定居。但是,他认为所谓"河老"并非"河南老",而是"河东老"。饶宗颐的这一说法并不是没有根据的。
据记载,陈氏当年所带将卒共有二批,首批为陈政率领的5600名的府兵;第二批为陈敏、陈敷(陈政的二位兄长),所带援兵军校共计58姓。这就成为中原的旧族继秦朝谪戌和西汉余善所带8000兵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入潮定居。所以,将陈氏及其部众视为潮地汉人先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确是没错的。但是,陈氏及其部众主要是河东人,而不是河南人,如陈氏本身就是河东人氏。河南《光州志》说元光为光州人,那是牵强之说。唐时光州不属河南,而属淮南。如果元光是光州人,为什么不称"淮老"呢?《揭阳县志》说元光"先世家颖川",不悉何据;"先世"一词,也十分含糊。其实,早在唐朝时,林宝就在其所编的《元和姓纂》中载明:"鹰扬将军陈元光,河东人。"此后,宋朝朱翌《威惠庙记》也说:"陈元光,河东人。"
那么,河东究竟是什么地方呢?就是黄河河套以东的山西省。这在《辞海》、《辞源》里面都有明确的解释。如《辞海》的"河东"条说:"河东战国、秦、汉时指今山西省西南部,唐以后泛指今山西省"。《潮汕新字典》等字书将"河老"人释为来自河南东部,应是对"河东"一词的曲解。
此外,《漳州志》的陈政本传,还谈到陈政屯兵云霄,曾渡绥安溪。其母魏氏夫人捧清水而饮,深情地说:"此水如上党之清漳。"潮州大巷的《陈氏族谱》也谈及陈政在唐太宗时,曾率领五万精兵,攻取霍邑、临汾等地。上述上党、霍邑、临汾都属山西,足见陈氏父子与山西关系的密切,正是其为山西人的有力佐证。
根据唐朝就近征发,战时为兵,平时务农的府兵制,陈氏所率将卒,无疑也多为山西人。如陈政的副将许陶与陈元光的副将许天正父子,就是山西太原人。许氏族谱虽有"望出汝南"之说,但温廷敬已在《许申传》注解中指出:汝南许氏自许邵、许慎之后,已无所闻,仅存唯有太原一支。又据考证,许陶之父许克华,曾助李世民征讨临汾等地。可见,至迟在许天正的祖父辈,许氏即已定居山西了。近年,有专家认为,陈政、陈元光父子之部众不可能远自河东一带,万里迢迢,浩浩荡荡地带到闽南、粤东,因而疑为是就地招募之兵。但考诸历代用兵,均是如此,秦、汉的伏波、楼船之师,就是例证。而且,唐初潮州一带人口稀少,充其量也不外 4000多户,根本不可能招募到那么一支陈氏大部队。即便为就地招募部分队伍,也应是以河东人为主体的中原移民。
唐代由河东入潮者,还不止是陈政、陈元光之将卒。如释维俨,本河东绛县人,抵潮阳西山师事惠照。东津刘氏,也世居河东,于唐末迁居于潮。
正由于山西人曾经大量徙居闽南和潮汕一带,所以山西方言与闽南方言多有相通之处。饶宗颐先生就曾指出;潮汕的特殊声b、g二音,就是出自mb,ng;mb,ng二音仅见于山西的归化、太谷、文水、兴县、平阳等地。这也可证明陈氏及其部将主要来自山西一省。
但这并不是说,"河老"人之中没有河南人,陈政、陈元光的部众就当有不少河南人。所以,确切地说,"河老"应是直接由中原入潮定居的河东(即山西)人以及河南人的统称;更不是说,入潮定居的"中州之民"没有河南人。如上面所述"福老"一系就以来自河南为多。由于唐代而后,潮汕汉人多迁自福建,所以河老一词也就逐渐混一于福老了。
Posted by limkianhui at 2005年09月26日 11:41
有沒有用別人的鄙稱來自稱的呢?其實很多.
在藝術史上, Baroque, 印象派, 一開始都是別人的嘲弄.
俄羅斯的名稱由Ross而來, 是不是鄙稱就不知了
至於其族名斯拉夫slav, 據信就是"奴隸"之意
應該算不上什麼好名字吧
Posted by at 2005年09月28日 09:30
所以 汝 是客佬人吧 那是啥 客家人
Posted by 所以 是客佬人吧 at 2005年09月28日 22:25
誰是客佬人啊?
如果是指版主我的話,那我告訴你,我是道地的漳泉人,我們家在 福建南部九龍江 出海口之南岸...客家人住在福建西部,離得遠了...
Posted by limkianhui at 2005年09月29日 13:34
我是 客佬人 我接受用別族廣東人 誤稱 or 甚至是 故意侮辱 我 做 HakLo客狫 只不過 佬比狫 好聽 所以 用客佬 無要緊
Posted by Posted by at 2005年09月28日 09:30 at 2005年09月29日 19:08
可能觀念無共款。雖然呣捌互人叫過「***佬」,總是,若有人安呢叫我,我嘛無可能會接受,呵呵~
Posted by limkianhui at 2005年09月29日 22:42